非标光源专业定制厂商
幻彩灯珠 / 贴片LED / 大功率LED / 白激光光源
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135-3051-4980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陶瓷封装大功率LED3535红外+白光双色灯珠,红外与白光融合,赋能安防与照明产业新活力

   3535红外+白光双色灯珠是一种将红外光与白光集成于一体的特殊LED灯珠,采用高导热陶瓷基板模顶封装大功率LED灯珠,外观设计小巧:尺寸为 3.5x3.5x2.26mm,这种小巧的尺寸设计使得它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种对空间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和照明场景中,双晶并联设计,更便于灯具设计、安装和使用。采用优质的高导热陶瓷基板,低热阻,散热快,保证灯珠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红外光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850NM、940NM等,白光色温可定制3000K、4000K、5000K、6500K等,显指80RA、90RA,发光角度120度,分别使用电流700MA,总功率4W,超高亮度适用更多场景范围。

 

图一.jpg

 

  发光原理
  与普通 LED 灯珠类似,3535红外 +白光双色灯珠也是基于半导体的PN结原理发光。当电流通过PN结时,电子与空穴复合,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对于红外光部分,通常使用如砷化镓(GaAs)、砷铝化镓(GaAlAs)等半导体材料,其 PN 结在正向电压作用下,会发射出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而白光部分则是通过在蓝光芯片上涂覆黄色荧光粉等方式,将蓝光芯片发出的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混合,从而产生白光。
 
图2.jpg
 
  光学性能
  波长与光色:红外光的波长一般为850nm或940nm,这两种波长的红外光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各有优势。850nm 的红外光在同等功率下,其辐射强度相对较高,且人眼对其相对较为敏感,适用于需要较强红外照明或较短距离感应的场景;940nm的红外光则具有更好的隐蔽性,不易被人眼察觉,常用于对隐蔽性要求较高的监控、安防等领域。白光的色温通常可定制4000K、5000K、6500K,接近自然日光,能够提供清晰、明亮的照明效果。
 
图4.jpg
 
  发光角度:发光角度一般为120°,较大的发光角度,以实现更均匀的光照分布。光通量与亮度:3535 红外 + 白光双色灯珠具有不同的光通量和亮度表现。一般来说,2W的白光光通量在190-220LM 之间,红外光部分的光强110-130mW/sr也能满足常见的应用需求。电压与电流:白光部分的正向电压一般在3.0-3.4V之间,电流通常为700mA 左右;红外光部分的正向电压则相对较低,一般在 1.6-2.0V 之间,电流700mA左右。功耗与能效:该双色灯珠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高的能效,能够在保证良好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应用领域
  生物识别: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中,红外光用于辅助照明,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准确地获取生物特征信息,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和稳定性;而白光则可用于在正常环境下的照明或指示,方便用户操作。
  安防监控:红外光可作为夜间监控的辅助光源,使监控摄像头在低光照或无光照环境下也能清晰地拍摄到目标物体,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白光则可用于在白天或光线较好的情况下提供正常的照明,使监控画面更加清晰、真实。
  汽车照明:可应用于汽车的大灯、雾灯、转向灯、刹车灯等多种照明系统中。例如,在大灯中采用红外 + 白光双色灯珠,可在夜间行驶时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切换红外照明模式以提高视野范围,同时不影响对向车辆和行人的视线;在雾灯中使用双色灯珠,可在雾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提供更好的穿透性照明。
  医疗设备:在一些医疗检测设备中,如红外热成像仪、医疗内窥镜等,红外光用于对人体组织或器官进行检测和成像,而白光则可用于设备内部的照明或指示,方便医生操作和观察。
  智能照明:可根据不同的时间、环境和用户需求,自动切换红外光和白光模式,实现智能化的照明控制。例如,在夜间自动开启红外照明模式,既能满足照明需求,又不会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光线刺激,影响睡眠质量;在白天或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则自动切换为白光模式,提供正常的照明效果。
  优势与特点
  集成度高:将红外光和白光集成在同一颗灯珠内,减少了电子设备的空间占用和电路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组装难度。
  多功能性:能够满足多种不同的应用需求,通过简单的控制电路即可实现红外光与白光的切换,为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长寿命与高可靠性:采用优质的陶瓷基板材料和先进的模顶封装工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可靠性。一般来说,其正常工作寿命可达到 50,000 小时以上,能够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的长期使用需求。
  节能环保:低功耗、高亮度的特点使其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符合现代社会对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